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打造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啟動儀式”在通州區舉行。未來,北京綠色交易所將作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中心,以及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基礎設施,為更多排放企業或主體提供服務。同時,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建設成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
來源:中國建材雜志
北京綠色交易所(原北京環境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是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唯一指定交易場所。2021年11月,《國務院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愿減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建設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政策的出臺,為北京綠色交易所明確了功能定位、指明了發展方向。
啟動儀式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部與北京市開展部市聯建,穩步推進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生態環境部積極支持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落地北京,將在政策制定和技術指導方面提供服務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致辭中指出,綠交所可以發揮兩大主要作用:一是將負外部性內部化,使碳定價逐步接近其社會成本,誰排碳誰承擔成本。二是穩步降低綠色溢價,使企業、家庭愿意自覺選擇使用綠色能源。同時易剛表示人民銀行將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展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創新更多碳金融產品,更好服務碳市場參與主體。
市長殷勇在致辭中向中央單位長期以來對北京市工作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說,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首都綠色發展、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的重要舉措。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是北京市的光榮任務和發展機遇。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部署,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中央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全力推進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建設,創新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努力將北京綠色交易所建設成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成為“雙碳”工作的排頭兵、改革發展的試驗田、綠色金融的示范區,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首都綠色發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表示,北京綠色交易所積極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中心,目前已開發完成全國統一的自愿減排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具備接受主管部門驗收的條件。下一步將持續強化碳定價、碳量化和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打造“雙碳”管理公共平臺和國家級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率先建立反映企業和項目排放量的碳賬戶體系,創新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談到,銀保監會將大力支持北京高標準建設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加強政策銜接,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風險管理,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推動環境權益交易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
北京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蘇國彬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從四方面著手大力培育綠色金融生態,全面推進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一是支持綠交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二是吸引更多綠色金融機構在城市副中心聚集。三是支持氣候投融資試點,優化利用國際國內綠色資本,以綠色金融引領帶動金融業快速發展。四是深化拓展綠色金融交流合作,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綠色金融功能主要承載區和先行示范區。
會議現場,北京綠色交易所還進行了四個系列簽約。一是與六省市(北京通州、密云,山東,山西,河北保定,河南信陽,內蒙古包頭)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簽署氣候投融資戰略合作協議。二是與運河商務區管委會等簽署ESG相關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ESG體系建設、ESG定價、應用場景搭建等合作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服務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三是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銀行簽署綠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四是與中國金電、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和中交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金融科技與綠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內容來源:識政、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建材雜志、每日碳和等網絡綜合消息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服務熱線:010-88082309
010-880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