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xuvlg"></dd>

  • <th id="xuvlg"></th>

            行業新聞 ?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新能源和低碳發展成穩增長突破口

            圖片

            圖說:地方兩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


            摘要:最近,省級兩會密集召開,穩增長成為年度首要任務,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是地方經濟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之一,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等清潔能源發展成為布局熱點。


            2023剛開年,各省級政府便進入了“兩會”時間。


            每年年初集中舉行的省級地方兩會,是觀察我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相較全國兩會,地方兩會既體現中央政策導向,又基于地方現實情況給出政策目標。


            截止1月18日,全國31?。▍^、市,不含港澳臺)均已召開2023年兩會,各地紛紛對新一年工作進行部署,提出GDP 等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增速目標并陸續敲定了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


            在地方兩會中,各地均將將穩增長列為年度任務,超半數省市將穩增長列在任務之首。作為今年穩增長政策的主要抓手,多地明確提及要擴大有效投資,并且適度超前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地方全力穩經濟、拼經濟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能源作為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關鍵支撐,也通過“著力穩產保供”、“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大型風光基地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多個高頻關鍵詞被多個省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透過這些“出鏡率”較高的話題和熱詞,今年的地方兩會透露出了哪些綠色低碳發展的新信號?為何很多地方都把新能源建設作為穩增長的突破口?


            圖片

            圖說:聚焦2023地方兩會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一、重大項目: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領域持續加大投資引導


            從“頭號任務”來看,地方政府更加強調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施國家戰略任務。中西部地區如山西、云南、廣西等地重點支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重慶、陜西、貴州等更多聚焦擴大內需、釋放需求等;東部地區中,上海、廣東等地多重視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區域協同發展等。


            圖片

            圖說:2023 年部分地區重點經濟任務

            來源:各地政府網站、國金證券研究所


            從重大項目的體量來看,2023 年重大項目投資額較2022 年出現提升,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10 省重大項目投資額較2022 年增長1.67 萬億,重大項目對經濟增長仍能起到托底作用。


            從重大項目領域上看,2023 年各地政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領域持續加大投資引導,既為傳統經濟賦能增效,也為未來經濟發展蓄能增力。


            從重大項目關注方向來看,2023 年會更加注重項目“畝均”效益和國家安全領域,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二十大明確指出,增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未來將更關注高質量發展。


            圖片

            圖說:部分省市重大項目梳理

            來源:各省市區政府工作報告, 浙商證券研究所


            二、綠色低碳發展如何謀新篇?


            縱覽2023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著力穩產保供”、“綠色低碳轉型”、“落實落細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詞語高頻率出現,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仍是2023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多地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并敲定2023年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路線圖”。


            其中,能源安全、綠色低碳轉型成為主要關注點,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等清潔能源發展成為布局熱點。以下梳理幾個省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新能源和低碳發展的相關內容。


            01、上海: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碳中和”再次成為亮點。


            上海市市長龔正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高水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圖片

            圖說:上海市長龔正在市人代會閉幕會上講話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網


            上?!墩ぷ鲌蟾妗诽岢?,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推進LNG站線擴建、分布式光伏建設,規劃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外電入滬等重大項目,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發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淘汰落后產能450項。推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


            實施超低能耗建筑項目2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推進碳普惠制度建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02、浙江:未來5年推進現代能源基礎設施重大項目87個,完成能源領域投資6000億元

            如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是浙江省面臨的一道重要課題。在今年的浙江省兩會期間,綠色低碳發展依舊是被重點聚焦和熱烈討論和的主題之一。


            圖片

            圖說:浙江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省人民大會堂開幕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將“深化美麗浙江建設,加快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設為2023年發展目標和重要工作之一,將實施“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保供穩價工程“列為十大工程之一。


            為了實現這一發展目標,浙江將要開展的重點工作包括:


            加強綠色電源項目建設,新增并網清潔煤電裝機200萬千瓦、風光電裝機400萬千瓦。


            加強省外清潔電力入浙項目建設,全容量投產白鶴灘輸浙特高壓直流工程,爭取核準開工甘電入浙特高壓直流工程。


            加強LNG接收站和油氣管網建設,新增接收能力300萬噸/年以上,提升國家天然氣干線下載能力30億方以上。


            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確保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低于26微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高于92%,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高于94%。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水平。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未來5年,“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保供穩價工程”要求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能源供應安全可靠、企業用能成本穩中有降,推進電源、電網、儲能、天然氣管網等現代能源基礎設施重大項目87個,完成能源領域投資6000億元。


            到2027年電力總裝機1.68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43%;天然氣國家干線下載能力達到350億方左右;LNG接收中轉能力達到4000萬噸/年左右。


            此外,浙江省“千項萬億”工程將“清潔能源保供”作為九大投資領域之一。浙江省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中指出,要統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三年行動,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實施省重大項目87個,5年計劃投資6206億元。


            其中,清潔電源安排省重大項目60個,5年計劃投資3732億元;電網安排省重大項目4個,5年計劃投資1820億元;油氣管線安排省重大項目9個,5年計劃投資325億元;LNG接收站安排省重大項目6個,5年計劃投資247億元;石油儲運安排省重大項目8個,5年計劃投資82億元。


            03、吉林:大力推進能源產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1月15日上午,吉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長春開幕。會上,省長韓俊作工作報告。


            圖片

            圖說:吉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來源:人民網


            吉林《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吉林省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陸上風光三峽”新增裝機容量500萬千瓦,增長50%,超過以往十年所增總和,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吧剿钅苋龒{”工程加快推進。啟動實施“氫動吉林”行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開工建設。


            2023年,吉林省將大力推進能源產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清潔型電源、友好型電網、靈活型負荷、主動型儲能”為主體的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積極服務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加快靈活調節電源建設,推動“多能互補”模式發展?!按箅娋W”工程著力謀劃吉林電網“四橫四縱”主網架構,構建輻射東西方向的堅強電網,提升東西互濟和新能源送出能力。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吸引用電大戶落戶吉林?!皻鋭蛹帧毙袆又攸c建設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推進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國電投氫能產研基地建設,布局加氫站等基礎設施,推廣城市公交、環衛等氫能車應用。加快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建設等。


            關于“雙碳”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吉林省將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持續開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提效,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有序推動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開展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推進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加快實施大型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重點區域散煤治理。


            04、山西: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1月12日上午,山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太原開幕。省長金湘軍作政府工作報告。


            圖片

            圖說:山西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來源:人民網


            山西《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山西省要實現能源革命成效明顯的目標,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加快構建,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4%,煤層氣產供儲運能力明顯提升,在落實國家使命和國家戰略中的責任擔當進一步彰顯。


            山西省將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政治責任,全力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對外合作,加快煤炭和煤電、煤電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發展,積極創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山西省將加快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釋放,力爭煤炭產量達到13.65億噸。做好電煤穩價保供。積極布局先進環保高效煤電機組,穩妥推進煤電項目“上大壓小”,完成煤電機組“三改聯動”1600萬千瓦。推進外送電通道建設。加快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支持朔州市抓好煤新一體化及煤化一體化,推動煤制高端化學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促進煤炭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


            新能源方面,建設風電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風光火儲及源網荷儲一體化。推進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力爭開工5個以上抽水蓄能項目,加快推進2座新能源匯集站建設,發展移動儲能。扎實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開展虛擬電廠試點示范。


            雙碳轉向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山西省將深入實施減污降碳擴綠增長行動,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有序開展碳達峰山西行動??茖W控制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碳排放,加快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推進太原、長治首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加快太原、臨汾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建設,創建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園區。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碳匯增量,逐步建立省市縣三級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探索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有效方式,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05、內蒙:加快推進能源經濟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

            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呼和浩特開幕。自治區主席王莉霞作政府工作報告。


            圖片

            圖說: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來源:內蒙古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內蒙古要加快推進能源經濟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全力推動傳統能源和煤基產業老樹發新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面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把淘汰落后機組轉為應急和調峰機組,把傳統燃煤電廠轉為新型綠色智慧電廠


            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F階段新能源發展正處于一個歷史性的“風口”,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全產業鏈思維,一手抓新能源開發建設,一手抓裝備制造業發展。要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錨定“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力爭并網裝機2500萬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場景應用規模1000萬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除了上述代表性省市,多地明確把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作為2023年工作重點。


            新疆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硅基新材料產業。


            甘肅強調,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


            云南表示,要加快建設全國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力爭產值三年翻三番。


            貴州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2023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產值增長100%以上、總量突破1000億元。


            同時,氫能及燃料也被多地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點名”。例如,重慶提出,要共建成渝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安徽提出,要加快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遼寧提出,要建設北方重要氫能產業基地。山東提出,要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力度,整合鋰電、動力系統、整車制造等資源,盡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此外,各地也將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從具體舉措來看,除了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外,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是地方經濟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之一。例如,天津市提出,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新創建30家國家級綠色示范單位;河北省提出,抓好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湖南省提出,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地方兩會為各地擘畫了新一年的發展藍圖,釋放了更強的綠色發展信號。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各地綠色發展取得新成績,助力美麗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圖文來源:環球零碳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熱線電話

            服務熱線:010-88082309

                             010-88082331


            版權所有:國材(北京)檢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甲11號中國建材大廈C座3層 郵編:100037
            備案號:京ICP備17011295號-3

            網站建設技術支持:會天下    

            “國材認檢”
            官方微信公眾號
            返回頂部
            <dd id="xuvlg"></dd>

          1. <th id="xuvl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