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轉內銷拓寬"綠色"通道
出口轉內銷并非易事,外貿企業需要直面模式之變、渠道之爭、標準之別、成本之痛,接受多元化布局、品牌化探索、供應鏈調整等一系列挑戰。如何幫助企業跨越這些坎兒,向其提供優質便利服務,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按照“政策支持、行業主導、示范引領、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為轉內銷拓寬“綠色”通道,大力支持和服務外貿企業生產"三同"產品,助力企業實現從國外市場“單腳跳”到國際、國內市場“兩條腿”走路的轉型升級,打造消費升級新亮點。
降本減負,暢通轉內銷的市場準入
一是疫情期間,除法律法規有特別要求外, 對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的出口轉內銷產品,允許企業加貼中文標簽標識并作出產品安全書面承諾后,以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銷售。
二是對生產“三同”產品的企業在“泰山品質”“好品山東”等特色品牌認證上給予優先推薦,激發市場主體實施內外貿融合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打出服務“三同”組合拳
一是推動設立山東省出口產品內外銷三同促進會,通過聯盟凝聚力量,聯合開展科技攻關、質量提升、市場開拓、展會促銷等活動,加速區域質量品牌提升。
二是發揮山東認證講師團的專家優勢,為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提供標準信息、認證檢測、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全省培 訓企業3.1萬戶。
三是加強質量技術服務幫扶,鼓勵認證機構積極釆信已有檢測認證結果,減輕企業負擔,壓縮認證辦理時限。山東省局所屬的計量檢定機構、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對企業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收費、食品藥品質量檢驗項目收費減收50%。
四是注重標準引領,指導出臺全國首個“三同”地方標準,規范“三同”工程實施。
五是開展“三同”示范企業培育,在機械、 化工、食品、電器等領域培育174家“三同”示 范企業。
解決“渠道之憂”,建設“三同”工程供應鏈平臺
外貿企業做內銷市場,在營銷、品牌、定價、渠道建設等方面都缺乏經驗,這些因素成為企業拓展內銷市場的主要障礙。此外,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往往面臨單打獨斗的困境,沒有品牌商賦能,沒有完備的銷售渠道,缺乏“合力”規模效益,眾多外貿企業沒有集合平臺支撐也就缺乏一個統一的流量入口去釋放自己優質的商品?;谝陨贤袋c,2021年,山東省出口產品內外銷三同工程促進會(簡稱省“三同”促進會)啟動了“三同”工程供應鏈平臺的建設工作。
對入駐企業的要求及監管
入駐平臺的企業需具備企業出口業績記錄、出口備案證明、相關質量體系或產品認證、企業自我聲明以及“三同”促進會對入駐供應鏈的推薦說明等基本資料。并且對于入駐企業在平臺銷售的產品,需同時提供產品第三方檢測報告、國內外產品標準比對分析報告、出口對標國家岀口記錄等證明材料。
供應鏈平臺銷售的產品依托省商務廳溯源碼平臺建立“三同”產品追溯碼,通過追溯碼 可追溯到每件產品的信息,消費者掃碼即可見商品整個流通環節,同時有利于市場監管部門對所售商品進行監督管理。
如何界定“三同”企業?
威海市將“三同”工程列為全市2021年重點改革任務,通過公布“三同”地方標準、制作“三同”標志、印發實施意見等多項措施助推“三同”工程 建設。制定出臺的《威海市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建設指南》,成為全國首個地級市綜合性“三同”企業地方標準。
結合實際,細化標準“接地氣”
為了更貼切威海實際,標準細化了主導產業、企業規模、出口情況等12項指標?!捌叽螽a業集群”重點行業內的企業,在轄區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設立三年以上,注冊資本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000萬元人民幣,凈資產不低于 500萬元人民幣,年出口額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出口國家、地區和國內要 求的相關質量安全認證,企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在本區域、本行業內處于前列,能起到較好的引領帶動作用的,可以申報威海市“三同”企業。
找準標準及品牌之痛,提供細致服務
發揮質量認證作用,保障產品質量
“同標”為"同質"奠定了基礎。為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縣局聯系第三方機構從采購、生產、檢驗、銷售等各方面按照"三同”新標準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主動聯系檢驗檢測機構對企業按照新標準生產的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檢,岀具檢驗檢測報 告,倒逼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并聯系第三方機構鼓 勵其采用檢測結果對產品開展自愿性產品認證。
來源: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國家認監委
服務熱線:010-88082309
010-88082331